【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
本年以来,美国在南海及周边区域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与菲律宾就新增4个军事基地到达一起,重启美菲南海联合巡航,举办防长和外长“2+2”会议商定未来5到10年内完结美国安全帮助菲律宾的路线图,举办规划空前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以及布林肯初次拜访越南……
上述这一系列操作,不由勾起人们对暗斗时期美菲联系的种种回想,也不由忧虑:南海会不会成为所谓的“新暗斗”策源地?
暗斗思想主导美国在南海区域的战略
有四个方面的现象足以标明,美国当下的南海战略完全是根据暗斗思想。
榜首,补足菲律宾群岛的短板,重筑“榜首岛链”。
所谓“岛链战略”是暗斗时期美国亚太战略的“精华”。从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到台湾岛及菲律宾的吕宋岛、民都洛岛、巴拉望岛和大巽他群岛,绵长的岛屿连接线在地理上构成了避免竞赛对手影响力延伸的榜首道防地,在交际上为美国施行“联合战略”、控制竞赛对手供给重要支点。
从1992年完毕在菲律宾长达一个世纪的驻军,到2014年开端寻求从头驻军,美国在短短20年内“去而复返”,反映出其强化岛链战略中菲律宾环节的目的。特别是在俄乌抵触、中美战略竞赛加重的布景下,美国对岛链战略的需求再次上升,但现在菲军事实力及在菲美兵力气远不及东北亚的日本,也满意不了美军遏止我国的心思预期。
美国在菲律宾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所选基地方位灵敏、特别,特别是菲律宾北部区域的3个基地与台湾岛和琉球群岛互相策应,进一步显示出美国妄图以添加在菲军事财物和提高菲防务才能为要点再造榜首岛链。
美军运输机在机场进行作业。图片来历:美菲“肩并肩”演习脸书账号
第二,修正美菲联系,连续美越军事安全协作气势,提高美国和印尼、马来西亚的双方联系,以“阵营化”界说在东南亚的交际。
美国哈德逊研讨地点2019年12月发布的一份陈述中称,盟友和情投意合同伴的数量在地缘政治竞赛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效果,成功方和失败者成员数量的份额在一战和二战时期别离是32:4和54:8,而暗斗时期美国的盟友与同伴到达54个,苏联只要26个。
这一简略的比照和粗犷的思想方法标明,美国战略界正在以昨日的前史作为今日对华竞赛战略的学习,妄图在印太区域构建新的“阵营”。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政府“换领袖”但没有换思想。拜登自2021年接掌白宫以来,总统自己、副总统哈里斯、防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等轮番上阵,修正美菲联系,重启美印尼战略对话,连续和越南、马来西亚双方军事安全协作的活跃态势,以及构建美英澳联盟、提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同伴联系方案,发动树立美日菲安全对话结构等,以“阵营化”界说东南亚战略比起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晋级传统兵力、布置战略性力气、施行灰色地带,三管齐下,重建美军以南海为中心,北接东海、西连南太的区域肯定军事优势。
美国战略界自本世纪初就开端从军事视点证明所谓“美国式微论”和“我国威胁论”,以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全面军事优势由于我国海军、空军尤其是导弹力气的打开而构成的“不对称性”优势正变得危如累卵,岛链防地也面对被打破的危机。
根据此,美国战略界想象从头设置亚太兵力结构,包含打开以长途隐身轰炸机为主的长途空中力气,免除《中导公约》约束以在亚太布置500-55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偏重布置海军陆战队及两栖作战力气等。种种迹象标明,拜登政府正依照美国战略界的想象加快调整,开端施行包含布置中短程导弹力气在内的“太平洋震慑方案”,杰出两栖警戒群和海军陆战队在南海的运用。
美军寻求添加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正是为了给兵力结构调整做预备。加上这次新增的4个,美军在菲律宾群岛的空军基地将到达5个,其间新增的巴拉巴克岛将成为美军的综合性基地,坐落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圣安娜卡米洛·奥西亚斯(Camilo Osias)则是美军在南海为数不多的海军基地之一。一起,其间部分基地为美国在南海周边布置中短程导弹发明了或许,本年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稀有布置了“爱国者”防空导弹体系和“海马斯”多管火箭炮体系,便是开释出了这一激烈信号。
除此之外,2023年美菲“2+2”会议现已承认,两国正在商谈重启南海联合巡航,还将约请日本和澳大利亚参与。再加上2022年5月美国提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同伴联系方案”以及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常态布置1艘海岸警卫队船舶,美国在南海以海岸警卫队的常态化存在为首要内容的“灰色地带战略”已进入本质阶段。
3月2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称美菲正商谈重启南海联合巡查,日澳有意参与。
第四,扩展联演规划、添加军演频次、坚持抵近举动密度,美军在南海战略震慑掺杂着战术模仿和战役预备。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演习数量逐年添加,规划不断扩展。据统计,美军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的军事演习从2016年的19次、2017年29次和2020年33次添加到了2022年的48次。为期18天的2023年“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规划更是到达17000多人,改写了前史记录。
相同,美军核动力潜艇和水面、空中力气在南海坚持高强度的抵近举动,核动力潜艇和航母编队在南海的举动到达均匀每个月1艘次的频率,空中和水面舰艇活动别离坚持均匀每天10架次和5.5舰日的水平。
美军在南海的举动除了夸耀武力展现震慑之外,还夹带着战术演练和战场建造的目的。特别是此次“肩并肩”联合军演地点选在了把守巴士海峡的巴坦群岛省、接近台海的吕宋岛北部、直面南沙群岛的巴拉望省和面向中沙群岛黄岩岛的三描礼士省,测验我国交际及军事反响,打开掩盖台海南部和南海的战场建造、以及美菲日澳互相配合的战术演练的目的暴露无疑。
此次演习科目包含海上安全、两栖使命、实弹射击等,在俄乌抵触的启发下,美军特别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演习科目,凸显出此次演习本质上是美方想象的以我国为假想敌、成规划的海上全面对立实战模仿。
美菲2023“肩并肩”联合军演 图自法新社
美国正在重置南海地缘政治架构
在暗斗完毕后的很长时期内,南海区域坚持着两种地缘政治架构并存的格式。尽管1992年完毕在菲驻军,但凭仗《美菲一起防护公约》及1998年《部队拜访协议》,加上美泰《一起防护帮助协议》、美新《1990年体谅备忘录》,美国仍然对东南亚区域的安全次序坚持着强壮影响。与此一起,暗斗后,东南亚区域逐步构成以东盟为中心的安全架构。
但整体而言,跟着美军撤出菲律宾、泰国以及将在亚太战略重心转向东北亚,东盟主导的安全架构占有优势,东南亚区域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提上日程并逐步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与安全协作也得到显着提高。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其中心便是“重返东南亚”,事实上这也是该战略首要设计者希拉里自2009年今后一向宣扬的。因而,美国尽管至今仍声称支撑东盟中心方位,但跟着逐步康复对东南亚区域的军事布置和交际投入,“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对东盟在区域安全次序中的主导方位不可避免地构成巨大冲击。此番拜登政府在南海区域大行“小多边主义”战略和扩军方案,不只冲击东盟中心方位,也使得南海地缘政治结构处于重置边际,这具体体现为:
在力气结构上,由“一体化”转向“阵营化”。东盟主导的区域安全架构的主线有三条:打开区域安全业务商量、逐步推动军事安全协作、坚持东盟的中心性。但美国的“小多边主义”呈现出的是排他性、对立性。特别是美国预设我国作为竞赛方针,有指向性地撮合东盟国家及日、印、澳等其他印太国家,依照南海争端等不同议题设置不同的“安全协作机制”、甚至“隐形联盟”和“军事同盟”。这一方面使得区域政治安全“一体化”的进程遭到搅扰或阻断,部分国家之间的安全联系也由洽谈对话转轨竞赛甚至对立;另一方面逐步构成由美国主导的“阵营”,同美国想象的假想敌为之间的比赛。
在安全标准结构上,“以权利界定安全利益”替代“协作安全”。《东南亚友好协作公约》是东盟主导的区域安全架构的底子根底,其树立的安全标准能够归纳为三点:友好相处、坚持对话、平和解决争端,即以协作促进一起安全,本质上是团体安全观的打开。
但美国仍然自傲地以为霸权次序是国际安稳和全球安全的保证,是南海区域安全架构的最佳挑选。拜登在2022年10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前言中称,国际各地对美国领导的需求和以往相同大,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愈加具有领导者的实力。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进一步指出,面对来自我国的应战,美国将在未来“要害十年”内经过晋级军备、提高并整合盟友和同伴的才能,在南海区域树立耐久的力气优势。
不难看出,美国奉行的便是“权利至上主义”“以权利界定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观念。美国说认知的权利要素包含了相对竞赛对手的军事力气优势、震慑力、影响力等,本质上是将本身的“安全认知”树立在他国的“不安全”的根底上,是一种单边主义的安全观。特别是美国在菲律宾打造9个军事基地的原意,便是针对我国在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及上空、巴士海峡及台湾岛南部施行更有用的抵近侦查和实时监督,正是这种“安全观”的体现。
在区域安全业务的优先事项上,“根据权利优势的竞赛和对立” 成为首要议题。“竞赛、对立”仍是“对话、协作”,这是国家间联系的永久论题,也是贯穿国际联系史的主线。阅历了二战的磨难和暗斗的暗影,南海区域各国挑选了平和、打开、协作、共荣的路途,逐步构建起以洽谈处理不合、协作促进互信、国际准则完成一起安全的安全次序。但是,美国在寻求权利优势的观念和单方面利益的叠加唆使下,将竞赛和对立摆在了区域安全业务的优先方位。
美国在菲律宾增兵扩军及在南海灵敏海域打开规划前所未有的联合军演,把中美在该区域的对立提高至两国建交以来的最高水平,也使两军在南海擦枪走火的风险到达前史最高点。
更令人忧虑的是,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安全博弈是全局性的。美国除了扩展军事存在,还妄图整合盟友和同伴的权利资源,推动日、澳、印及东盟国家都以不同的方法卷入了区域竞赛,尤其是菲律宾等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面对在中美之间怎么挑选的难题。鉴于此,南海安全论题现已从怎么以多边对话促进一起安全、团体安全,转轨至要么挑选“跟随”一边,要么参与军备竞赛以图自保。
就在美菲宣告联合军演第二天,中方部队出征参与中柬“金龙-2023”联演。
东南亚国家的四重忧虑
东盟与美国的联系扑朔迷离,其部分成员国是美国的盟友和同伴,而东盟本身又与美国存在地缘政治架构竞赛。尽管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等成员国为美国在南海的“前沿布置”和“联合战略”供给便当或支撑,但并非意味着东盟国家承受美国新的战略组织,它们对这些充满着暗斗思想的新政心存忧虑。
忧虑一:大国将以献身东南亚国家利益,作为赢得竞赛的价值。“两只大象打架”的比方形象地反映了东盟国家对中美竞赛的认知,它们首要忧虑的是或许会在两个大国的比赛中“被踩死”。东盟由于其特别的地缘方位向来是国际大国的必争之地,但这也意味着简单夹在互相对立的大国之间。
美国以暗斗思想来刻画美国-东盟-我国的三角联系,期望东盟能联合一起参与遏止我国的阵营,让东盟扮演岛链战略的最前哨,使用南海有关争议把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塑构成为遏止我国的棋子,但问题在于我国与东盟互为最大交易同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指出“亚太国家不期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挑选……它们承受不起疏远我国的价值”,道出了东盟国家的实在主意。
也正是出于对成为大国竞赛献身品的忧虑和前史教训的汲取,东盟才在暗斗后推广“大国平衡”战略。
忧虑二:东南亚国家难以承受成为大国竞赛的“战场”。即便大国在打开互相竞赛中有所顾及东盟利益,大都成员仍不乐意让东南亚成为大国竞赛的角力场。新加坡尽管是美国在东盟的重要同伴和在南海区域的重要军事基地,但对美国新战略的忧虑和抵抗却也体现得最为显着。
本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明“国际无法承受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的抵触,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抵触”。这现已是李显龙5年来第2次揭露对中美竞赛表达忧虑。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近期针对美菲新增军事基地协议表明,菲律宾将成为美国战役的渠道。这一观念代表了菲律宾国内绝大大都沉着派的忧虑,也道出了其他一些东盟成员国的心声。
4月2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完毕访华之行,推特发文称“收成颇丰”
忧虑三: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安全架构真遭到损坏甚至分裂。坚持“中心方位”和东盟主导的区域安全架构,是东盟自暗斗完毕今后的一起战略方针。以东盟区域论坛、东亚峰会等多边机制为内核的区域安全架构尽管有松懈性和低效率的缺点,但仍然是东盟推动政治安全一体化、保护周边战略环境安稳、追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相较于美国依托霸权组织的双方和小多边安全协作机制,东盟主导区域安全架构要发挥效果,除依托以“东盟方法”打开和谐斡旋外,还有赖于成员国的联合、大国的互相掣肘及自我标准与承受两个方面要素。
美国推出的小多边主义,要求菲律宾、越南等参与美国主导的安全架构,但东盟组织成员国无法在两个理念、方针及运作方法都天壤之别的安全架构之间“脚踏两只船”,只能挑选一边,这导致东盟的安全一体化将面对离散风险。
即便存在“两头统筹”的或许,东盟对本区域安全业务的话语权、和谐才能和影响力也将由于组织成员缺少联合而难逃被削弱甚至被架空的命运。
忧虑四:南海将成为大国抵触最前沿将。保护区域平和安稳是东盟组织成员国间在南海问题的根本一致。东盟部分成员国虽与我国在南海存在结构性的利益对立,但仍然经过“南海行为准则”商量及双方商量机制会议来管控互相不合并、增进互信。
关于域外大国在南海区域的军事布置和交际搅局,东盟各成员国反响纷歧,但大都国家并不期望南海因而由治及乱。尤具具有说服力的是,美国2020年上半年曾妄图以武力支撑马来西亚在南海对立我国,但马来西亚政府随即表明“回绝性”态度,并重申对话洽谈处理中马海上不合的准则。
美国现在在南海的战略组织,特别是依托菲律宾大举扩张兵力,对区域安全形势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美国自诩能为菲律宾及其他声索国在与我国的抵触对立中供给支撑,这种误导性、煽动性、迷惑性的许诺将对相关声索国的海上举动开释风险信号,危及南海安全形势演化的活跃态势。明显,这不是东南亚国家所能承受的。
不管“新暗斗”到来与否,今日笼罩在南海、甚至整个印太上空的是类“暗斗”阴霾。尽管现在中美整体都有意避免产生直接抵触,但美国坚持霸权的志愿与我国影响力见长之间的对立一直存在。
美国的霸权主义并非真实的“安全公共产品”,其本质是以献身别国安全来完成本身的利益诉求,东南亚国家也早已无意重回暗斗状况,成为美国的附庸。但即便如此,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仍然需求警觉美国精心构设的地缘政治“圈套”,对其威逼利诱坚持理性准则,避免区域内部对立转化为外部危机,致力于经过规矩来管控海上不合和增进互相政治安全互信。